“危桥蝶变”赋能乡村振兴 水毁桥梁改造绘就民生答卷
2025年,黄山休宁县溪口镇郎村路上,郎村桥桥面系施工正紧锣密鼓推进,主体工程即将完工。这座桥的“新生”,是黄山市“危桥蝶变”改造行动的生动缩影,更承载着当地群众对安全出行的期盼。

时间回溯到2024年6月20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席卷黄山,农村公路多处损毁,15座桥梁受损严重。曾经连通两岸的“便民桥”沦为“危桥”,不仅阻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更给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带来极大安全隐患,成为横亘在群众心头的一道“坎”。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黄山市交通部门第一时间吹响“攻坚号”,主动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对接,全力争取水毁桥梁改造计划。在市、县两级交通部门的协同发力下,水毁桥梁改造工程迅速铺开。从施工方案的反复论证到建设材料的严格把关,从施工进度的动态调度到工程质量的全程监管,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建设者的心血。郎村桥的建设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的重建不仅将彻底解决溪口镇郎村路周边群众的出行难题,更将为当地产业发展打通“脉络”——农产品运输更便捷,乡村旅游资源可及性更强,为乡村振兴注入交通动能。
截至目前,黄山市农村公路水毁桥梁改造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2800余万元。15座“危桥”的“蝶变”,不仅是一组民生工程的建设数据,更是黄山交通人以实干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鲜活注脚。这些重新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桥梁,正成为连接民生冷暖与发展希望的“幸福纽带”,绘就出一幅灾后重建、民生改善、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美好画卷。(谢庆红)
皖公网安备341000020001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