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织网 守护“山”路安畅
今年汛期,黄山迎来多轮强降雨天气,公路突发险情不断,安全保障面临挑战。黄山交通公路部门闻“汛”而动,一抹抹跃动的“公路橙”逆风雨而上,最快速度赶赴现场,最大力度抢修抢通,最短时间恢复交通......这高效有力的防范应对,正是黄山交通公路部门以“硬实力筑基、科技力赋能、战斗力保障” 为核,织密公路防灾减灾安全网的集中体现。
黄山地形地质特殊复杂,国省干线公路路基多为半填半挖,且多临崖临溪,叠加近年来短时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频发,山区公路灾害易发多发,防灾减灾形势严峻。如何守护“山”路安畅,护航出行平安,黄山交通公路部门交出了一份工程强基、科技赋能、应急高效的有力答卷,为提升山区公路安全韧性筑牢支撑→
“硬实力”筑基,提升“抗打”能力
在G237济宁渔亭至兰渡段公路灾毁恢复工程现场,冷再生机、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高效协同作业,破损露骨、坑洼积水路面正快速被平整密实的崭新路面取代......作为提升公路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内容,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大力实施灾后恢复重建,针对2024年“6.20”特大洪灾造成的公路水毁,第一时间开展灾后评估,争取并实施灾毁恢复项目16个,采用“恢复重建+升级”模式,不仅提升了路基、完善了涵洞等设施,更在系统性防护上提升等级,让“重生”之路“抗打”能力超过灾前。
防灾减灾,基础先行。“十四五”以来,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累计投入37.42亿元用于新改建、改扩建,关键一招在于注重源头管控,在规划阶段即对地质灾害路段“改线避让”,在易降雪结冰翻山越岭路段实施隧道穿越,在迂回穿行路段通过新建桥梁改道,街口大桥、茶籽岭隧道等重点项目建成通车,小川大桥、长陔岭隧道等项目正加速推进。路网结构的不断优化,使得山区公路的“筋骨”更加强健,从源头上降低了公路的受灾风险,提升了抗灾能力。
黄山交通公路部门转变先损坏后治理的理念,坚持预防为先,着眼全路段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积极谋划实施养护工程项目,打好“预防性养护+危桥改造+灾害治理+安防提升”组合拳,因路制宜,系统性推进水毁修复、边坡治理和危旧桥隧清零,持续夯实公路安全本质。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精细组织“清沟疏涵”和“剪绿遮、促安全”专项行动,及时消除影响公路通行安全的风险点,提升公路设施抵御风险能力。
“科技力”赋能,推进智慧预警
皖南山区灾害风险复杂,保障桥梁、隧道、高边坡等重点设施安全至关重要。黄山交通公路部门构建“陆水空云”协同的安全巡检体系,在人工陆巡基础上,综合运用无人机、监测预警等科技手段,消除传统巡检盲区,提升效巡检效率和精度,实现病害“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推动安全治理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御转型。
黄山交通公路部门打造空中“鹰眼”,充分发挥无人机机动灵活、检测范围广以及视频图像清晰等特点,不定期对重点设施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空巡,同步建立电子台账开展比对分析。“水”下探秘亦有科技助力,采用“蛙人”对桥梁的水下构筑物进行勘测,以毫米级精度识别病害,为科学养护提供关键、精准的数据。
通过“视频监控+智慧系统”推动实现动态监测、精准预警,是科技赋能防灾减灾的生动实践。黄山交通公路部门发力“云”端守护,借助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实时、自动捕捉桥梁运行环境与结构状况,实现桥梁“健康”定量化精细诊断,为G330太平湖大桥安全保障提供科技保障。同时,在鹊岭、羊栈岭等隧道建成视频监控系统9套,强化“云巡查”,实现隧道安全实时掌握,进一步提升隧道事故预警能力。
“战斗力”保障,实现高效应急
面对突发险情的不确定因素,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突出“半小时保障圈”要求,强化险情评估快速化、抢通作业科学化、安全管控精细化,着力构建快速响应、科学高效的山区公路抢险应急体系,切实筑牢公路安全畅通的最后一道防线。
今年6月3日,S103徽州区山口村附近突发大规模山体塌方,滑坡堆积体长30米、方量约1800立方米,造成交通中断。黄山交通公路部门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深化险情研判、及时发布预警、通过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进行次生灾害险情评估,科学制定阶梯推进作业法,历时5小时顺利抢通阻断路段。这是“三化”联动、高效抢险的有力证明,该起灾害避险案例也获得应急管理部表扬。
汛期以来,黄山交通公路部门积极做好风险防范应对,按照“两级指挥”、“两全”备战的要求,建立市、县(区)两级应急指挥体系,实现预案分类分级全覆盖,“全落实”力量物资,组建专业抢险队伍8支248人,结合山洪淹没区、公路灾害风险路段,在公路沿线科学预置20个应急点位,储备抢险设备57台套、编织袋4000条、砂石料2900吨,“全时段”值班备勤,力保灾情发生后人员机械能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到场,全力抢抓应急救灾“黄金时间”,最大限度把灾情影响降至最低。
在层峦叠嶂、河网密布的皖南山区,每一条安畅的公路,都是经济动脉和民生纽带。黄山交通公路部门以“硬实力”、“科技力”和“战斗力”为轴,织就公路安全网,守护平安出行路的探索与实践,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