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交通运输局] 安徽歙县:以路为媒打造 “漫游古徽州”风景线
近年来,歙县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工作,积极践行县委县政府“一城一乡一区一江”四大战略支撑,找准交通发力点,持续优化路网结构,提升交通服务品质,规范客运市场秩序,构建“快进慢游”新格局,为县域旅游提供强力支撑。
以“快进”促“慢游”
“快进”方面,黄千高速于2022年12月建成通车,是黄山、千岛湖两大国家5A级景区的旅游快速通道,被誉为皖浙两省的“最美黄金旅游线”。G56杭瑞高速公路杞梓里互通立交项目于2025年1月正式开通运营,为我县交通“外联内畅”的网络布局补上关键一环。目前,歙黟公路竦口至开发区段改建工程正在进行路基、路面、桥梁、交安及绿化工程等施工;长陔岭隧道掘进作业正稳步推进,接线工程的路基修整、桥涵施工、桥梁架设等各项工序同步开展;新安江小川大桥东西两岸塔柱主体建设已经完毕,转入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关键节点。“十四五”以来,通过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实施,县域大交通路网格局正加速构建,县域对外连接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慢游”方面,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全力推进旅游交通毛细网络建设,重点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旅游公路建设,补齐旅游公路基础设施短板,与国省道共同形成辐射周边区域的旅游环线。皖浙1号风景道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沿途江景秀丽,串联起多个中国传统村落,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赢。同时,积极谋划储备皖浙1号风景道二期工程、徽州文化旅游风景道歙县段、杭黄廊道徽州天路旅游风景道等项目。今年以来,投资1.14亿元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9个37.12公里、 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6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18个83.127公里,“慢游”公路同“快进”交通网的紧密衔接,助推“慢行游”。
以“畅行”促“畅游”
充分发挥水路、铁路、公共交通作用,做好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接驳换乘。水路方面,推进新安江航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前期工作,“新安江—千岛湖皖浙省际航线”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试点通过验收,重点加强水上安全监管,以细致部署、精准治理与暖心服务,为新安江上诗意航道织密“安全防护网”。铁路方面,积极对.上争取协调,将每日停靠歙县北站的高铁班次增加到30列,新增班次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把长三角最繁华的城市群和我县山水人文之美紧紧相连。公共交通方面,为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出行需求,开通黄山高铁北站至歙县徽州古城旅游公交线路,徽州古城往返呈坎、黄山南大门旅游定制专线。通过优化调整和新开通公交线路、定制公交,不断增强与周边景区景点的公共交通联系。
以“结合”促“融合”
立足我县资源禀赋,借助“畅、洁、舒、美、安”的农村公路,我县杞梓里坡山、深渡阳产、璜田蜈蚣岭、狮石“徽州天路”等热门乡村游景点以及“三潭枇杷”“三口柑橘”“宋村葡萄”“石河香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地区,形成了一批“农村公路+”旅游、生态、文化等融合发展样板,一大批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涌现。水竹坑至大障山旅游公路为当下热门的溯溪小昌溪热潮增添了许多便利;“关山天路”的修通助力关山云顶乡村旅游开发项目落地;桂林镇松江路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公路服务附加值,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的蓬勃发展。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基础,农村公路逐步形成“城通景、路通景、景通景”全域旅游一张网,“美丽经济”在越来越多的乡村开花结果。
如何让游客在一次歙县之行中,既能前往坡山体验向日葵与云海同框的梦幻景观,又能溯溪小昌溪探寻清凉秘境,还能走进徽州古城与历史对话?歙县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农村道路养护巡查,筑牢交通安全防线,丰富客运产品供给,让游客既能放心乘船穿梭于新安江的画卷中,也能安心奔赴“歙采缤纷”的山间美景,为心灵与风景的邂逅更添一份笃定与舒心。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进“快进漫游”旅游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推进旅游公路建设,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推动交旅融合发展,为我县打造“高气质现代化文化旅游名城”贡献交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