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929/202501-00020 信息分类: 规划计划
主题分类: 工业、交通,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交通运输局 发布日期: 2025-01-15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市交通运输局2025年工作安排

作者: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1-15 09:52 信息来源:黄山市交通运输局 阅读次数:

(一)抓项目提进度,在项目建设上狠抓突破

一是抓在建。2025年计划完成投资50.2亿元,比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45亿元增长11.6个百分点。力争德上高速祁门至皖赣界段2025年建成通车,完成投资30亿元。加快黟县G530黟县县城至叶村段、S349歙县新安江小川大桥、F007歙县长陔岭隧道及接线工程、G530黄山区阳湖里至庄里段改建工程、G530休宁县新塘至三里亭段、歙县定潭至板壁屋公路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按时序进度完成农村公路及高铁祁门南站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任务。  

二是促开工。全力保证项目资金、用地、生态红线等要素需求。主动指导区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对接省厅,争取更多项目纳入部省项目库,争取更多补助资金;积极对接协调各有关要素保障部门,加快各专题报批进度。尽早开工建设新安江航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F008屯溪至休歙界(许家棚至榆村段)、二期4条旅游风景道等一批重大项目。

三是推前期。按照“建成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循环推进思路,着眼长远、立足全局,研究谋划一批储备项目,提前启动黄山区至祁门县高速公路、G205万安至东临溪公路改建工程(环城西路)、G233 歙县郑村至徽州区经济园改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逐步实现从“资金等项目”到“项目等资金”的转变。

(二)抓治理强服务,在行业治理上全面加强

一是深度推进交旅融合。完善全域旅游运输组织线网,实现旅游运输连线成网,实现A级以上景区旅游客运覆盖率100%、不同景区一次换乘率100%的目标。持续摸排梳理全市低空经济市场主体应用场景发展需求,促进各方信息流通资源整合,拓展空中风景道、低空飞行营地、通航小镇等全新业态。围绕空域使用、飞行审批、监督管理等环节,结合场景落地同步谋划启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和安全监管体系试点建设。加强与军民航空域管理机构的沟通协调,争取低空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确保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

二是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队伍的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不断推进农村公路智能化、科技化、规范化管理,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有序推进建制村公交化通车客货邮融合发展标准化村级物流点建设等工作,力争2025年底,全市公交化通车建制村比例达80%客货邮合作线路达35条,覆盖乡镇比率达到55%;正常运营的标准化村级物流点达50个。

三是加快绿色交通转型。持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全年开通多式联运新线路7条以上集装箱吞吐量8000标箱加大“四新技术”在公路建设推广应用力度,做好公路建设领域扬尘治理。稳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全面提升机动车维修行业危废处置和I/M工作。健全完善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着眼船舶污染物排放、收集、接收、转运和处置全过程、各环节,推动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持续提升我市船舶污染物系统化治理能力。

是持续创优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做好访企解难和驻企服务工作,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落实好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和重点案件回访制度,全面推广说理式执法模式。完善水运行业信用评价标准,出台行业信用分级监管办法,打造我市水运市场新型治理模式。探索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单“三书送达”工作,推动便捷信用修复。

(三)抓监管促安全,在安全生产上持续发力

一是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紧紧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责任清单,统筹落实好四方责任,紧盯人、运载工具、交通基础设施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和排查整治,深化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全力防范遏制事故发生自觉扛起防范化解本行业领域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

二是持续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带头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工作机制,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假期安全风险研判对不放心、不托底的部位驻点监管、旁站监管,切实防范化解行业安全生产重大安全风险。着力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对发现的隐患问题严格执行清单化管理,督促企业做到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逐一挂单销号,确保问题隐患整改落实到位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集中攻坚。紧盯道路运输、水上交通路网运营、公路水运工程等重点领域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以重点领域治理成效打牢事故防范基层基础基本功。完善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探索形成一批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促进交通运输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