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黄山桥”,半部黄山交通发展史!
走一座桥
“桥”见山水之美
京台高速太平湖大桥(图左)、国道330太平湖大桥(图右) 张林春/摄
省道103线太平湖大桥 张林春/摄
山水相依,路桥相连,省道103线一路串联起黄山区太平湖的秀美风景。行驶在省道103线太平湖大桥上,饱览湖光山色,邂逅秀美黄山,“人悦其行”成为了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中的最美注脚。
国道205线横江大桥 余思/摄
一桥一风景,山水美如画。横江大桥横跨黄山屯溪横江之上,形成了“山、水、城、桥、路”和谐相融的独特城市美景。交通高质量发展,桥梁的颜值和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过去满足通行刚需成为美化城市的新地标。
走一座桥
“桥”见城市之韵
国道233线富资一桥 朱长楠/摄
国道233线丰乐桥 朱长楠/摄
无桥不利于民。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徽州古城)自古多桥,有“桥城”之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流车流快速增加,歙县县城先后新建了丰乐桥、富资河一桥等12座现代桥梁。桥因城起,城因桥兴,岁月更替,刻画下时代的印记,桥与城双向奔赴的故事也将在这里一直书写下去。
国道237线阊江桥 金瑶/摄
百溪汇聚阊江,江水穿城而过,为城市增添了灵气。国道237线阊江桥横陈江上,不远处是明清时期的阊江双桥,桥两岸是万家灯火,霓虹璀璨,与三座桥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小城的别样夜景,也点燃了热腾腾的烟火。在桥上,看尽阊江夜月,感受历史和现代、交通和城市的交融。
走一座桥
“桥”见发展之变
国道233线新扬之河桥 朱长楠/摄
国道233线纵贯歙县东西,是黄山市交通量最大、沿线人口和村镇最为密集的重要干线公路之一,位于该线上的扬之河桥于2023年进行了拆除重建,桥面标准宽度拓宽至31米,进一步打通了城区交通微循环,提升了通行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省道349线王村桥 王璇/摄
悠悠新安碧水上,改造后的歙县王村桥安全稳固、美观大方,与水清岸绿的生态乡村美景融为一体。王村桥是连接歙县王村镇、小川乡等7个乡镇的重要公路通道,直接涉及沿线约10万百姓的出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
省道103线牛头口桥 程敏慧/摄
新绿的护栏、翠绿的青山、碧绿的河水,绘制出一副青绿画卷,生机盎然。绿色是山水的底色,桥梁是发展的命脉,实施危旧桥梁改造后的牛头口桥,桥容桥貌焕然一新,不仅装点了青山绿水的“面子”,也将更好服务于沿线山区产业发展,成就乡村振兴、百姓幸福的“里子”。
国道205线皮园改线桥 张林春/摄
国道205线皮园改线桥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是连通夹溪河两岸村落的重要桥梁,也是休宁县与黄山风景区之间的交通要道。桥的改线重建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更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进一步激活乡村振兴活力,促进地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