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护航茶农行 振兴月潭焕新颜
在黄山市休宁县月潭湖畔,一艘"零排放、低噪音"的新能源客渡船"罗洲渡"正穿梭于碧波之间,承载着茶农们的致富希望。作为安徽省首艘自主研发的锂电池电动渡船,"罗洲渡"不仅解决了月潭湖镇8个村民组500余户茶农的水上出行难题,更成为黄山海事部门护航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日,黄山海事管理中心围绕"罗洲渡"开展系列安全培训活动,通过"水上课堂+实地演练"双轮驱动,为茶农们筑牢水上交通安全防线,助力月潭湖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船头课堂:把安全知识送到茶农心坎上。"汛期水位上涨时,船舶必须减载航行,达到停航封渡线后坚决不能冒险出行!"在"罗洲渡"宽敞的船舱内,海事工作人员正为茶农们讲解汛期乘船注意事项。针对茶农们日常出行需求,海事部门精心设计培训课程,包括如何选择安全的船舶出行、乘船出行安全事项、救生衣规范穿戴、灭火器使用等实用内容。培训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实操演示,手把手指导茶农正确穿着穿救生衣、抛投救生圈等技能。"以前总觉得穿救生衣麻烦,现在知道这是保命的‘护身符’!"茶农程大姐在参与演练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茶农们的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进村入户:防汛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月潭湖镇陈霞村,海事志愿者们走村串户,将《水上安全知识手册》和防汛宣传单页送到茶农手中。"汛期乘船前要观察渡口警示线,超过警戒水位就要减载,达到停航线必须停渡!"每到一户,志愿者们都耐心讲解防汛要点,并结合近年来的典型事故案例,警示茶农们切勿冒险渡运。海事工作人员还就山洪突发场景,指导茶农如何利用竹竿、绳索等简易工具开展自救。"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我们一下子就记住了防汛知识!"茶农老张竖起大拇指点赞。
实战演练:锻造水上救援"尖兵"。"有人落水!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随着一声令下,"罗洲渡"船员迅速抛出救生圈,并用长杆将"落水者"拉至船边。这是黄山海事在"罗洲渡"开展的救生圈精准抛投演练现场。为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海事部门联合月潭湖镇政府组成应急队伍,针对汛期常见险情开展"全流程"实战演练。演练中,应急救援队伍需完成落水者定位、救生设备投放、伤员转移等环节。"通过反复演练,我们的反应速度比去年提升了40%!"参与演练的船员程师傅介绍道。
绿色振兴:从"水上通道"到"生态廊道"。"罗洲渡"不仅是茶农的"致富船",更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船"。作为黄山市首艘新能源渡船,其锂电池动力系统每年可节约柴油5.4吨,减排二氧化碳17.3吨。海事部门还积极争取资金,提升渡口标准,打造"船在画中走,人在景中游"的绿色航道。
依托"罗洲渡"的水上安全出行保障,月潭湖镇茶产业迎来新机遇。2024年,月潭湖镇茶叶产值突破1300万元,带动600余名茶农人均增收8500元。茶旅融合项目"霞雨茶"乡村旅游品牌声名远扬,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收入不断攀升。。
"水上安全课堂"到"智慧监管平台",黄山海事以"罗洲渡"为支点,撬动月潭湖镇乡村振兴新图景。下一步,海事部门将继续深化"安全+生态+产业"融合模式,推动更多新能源船舶投入运营,让"海事蓝"持续守护月潭湖的"生态绿"和茶农的"致富金",书写新时代水上交通安全与乡村振兴的共赢篇章。(黄建兴)